工程造價的預結算審核方法
工程造價的預結算審核是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過對預、結算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和復核,及時糾正所存在的錯誤和問題,使之更加合理地確定工程造價,達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保證項目目標管理的實現。
一、工程造價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建設工程預結算的編制是一項很繁瑣而又必須很細致地去對待的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核算工作,不僅要求編審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包括建筑設計、施工技術等一系列系統的建筑工程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預算業務素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水平好壞,總是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如定額換算不合理,由于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的不斷涌現,導致定額缺項或需要補充的項目與內容也不斷增多。
二、工程造價審核的內容預結算的審核,主要以工程量計算是否正確、單價的套用是否合理、費用的計取是否準確三方面為重點,在施工圖的基礎上結合合同、招投標書、協議、會議紀要以及地質勘察資料、工程變更簽證、材料設備價格簽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資料,按照有關的文件規定進行計算核實。
(一)工程量的審核工程量的誤差分為正誤差和負誤差。正誤差常表現在土方實際開挖高度小于設計室外高度,計算時仍按圖計。鋼筋計算常常不扣保護層;梁、板、柱交接處受力筋或箍筋重復計算等等;因此對施工圖工程量的審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計算規則。
(二)套用單價的審核工程造價定額具有科學性、權威性、法令性,任何人使用都必須嚴格執行它的形式和內容、計算單位和計量標準,不能隨意提高和降低。在審核套用預算單價時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對直接套用定額單價的審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與設計圖紙標準是否要求相一致,如構件名稱、斷面形式、強度等級(混凝土標號、水泥砂漿比例)等。其次工程項目是否重復套用。
2.對換算的定額單價的審核――除按上述要求外,還要弄清允許換算的內容是定額中的人工、材料或機械中的全部還是部分?同時換算的方法是否準確?采用的系數是否正確?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單價的準確性。
3.對補充定額的審核――主要是檢查編制的依據和方法是否正確,材料預算價格、人工工日及機械臺班單價是否合理。
(三)費用的審核取費應根據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頒發的文件及規定,結合相關文件如合同、招投標文件等來確定取費費率。審核時應注意取費文件的時效性;對于費率下浮或總價下浮的工程,在結算時特別要注意變更或新增項目是否同比下浮等。
三、工程造價的審核方法由于建設工程的生產過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具有多次性計價的特點。因此采用合理的審核方法不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將直接關系到審查的質量和速度。主要審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全面審核法全面審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圖的要求,結合現行定額、施工組織設計、承包合同或協議以及有關造價計算的規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審核工程數量、定額單價以及費用計算。這種方法實際上與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方法和過程基本相同。這種方法常常適用于初學者審核的施工圖預算;投資不多的項目,如維修工程;
(二)重點審核法重點審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預結算中的重點進行審核的方法。這種方法類同于全面審核法
,其與全面審核法之區別僅是審核范圍不同而已。該方法是有側重的,一般選擇工程量大而且費用比較高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作為審核重點。
(三)對比審核法在同一地區,如果單位工程的用途、結構和建筑標準都一樣,其工程造價應該基本相似。因此在總結分析預結算資料的基礎上,找出同類工程造價及工料消耗的規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結構形式不同、地區不同的工程的單方造價指標、工料消耗指標。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單方造價指標法:通過對同類項目的每平方米造價的對比,可直接反映出造價的準確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礎,磚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門窗、圍護結構等各占定額直接費的比例;
3.專業投資比例:土建,給排水,采暖通風,電氣照明等各專業占總造價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標:即對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鋼材、木材、水泥、砂、石、磚、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單方消耗指標。
(四)分組計算審查法就是把預結算中有關項目劃分若干組,利用同組中一個數據審查分項工程量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首先把若干分部分項工程,按相鄰且有一定內在聯系的項目進行編組。利用同組中分項工程間具有相同或相近計算基數的關系,審查一個分項工程數量,就能判斷同組中其他幾個分項工程量的準確程度。
(五)篩選法篩選法是統籌法的一種,通過找出分部分項工程在每單位建筑面積上的工程量、價格、用工的基本數值,歸納為工程量、價格、用工三個單方基本值表,當所審查的預算的建筑標準與“基本值”所適用的標準不同,就要對其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