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總價-之工程量清單計價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指投標人完成由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和稅金。
折疊計價方式
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是在建設工程招投標中,招標人自行或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反映工程實體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單,并作為招標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給投標人,由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自主報價的計價方式。在工程招標中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國際上較為通行的做法。
折疊意義
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取向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而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又是價格改革的中心,因此在造價管理改革中計價模式的改革首當其沖,電力工程造價管理改革不可能游離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之外,所以建立以市場為取向由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的機制也是電力工程造價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之一和必然之路。
我國加入WTO后,將有些國外大的投資商進入中國來爭占我國巨大的投資市場,我們也同時利用入世的機遇到國外去投資和經營項目,入世意味著必須按照國際公認的游戲規則動作,我們過去習慣的與國際不通用方法必須做出重大調整。FIDIC條款已為各國投資商及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金融機構普遍認可,成為國際性的工程承包合同文本,入世后必將成為我國工程招標文件的主要支撐內容。縱觀世界各國的招標計價辦法,絕大多數國家均采用最具競爭性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國內利用國際貨款項目的招投標也都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因此,為了與國際接軌就必須推廣采用工程量清單即實物工程量計價模式。
為此,《建設事業"十五"計劃綱要》提出, "在工程建設領域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報價方式,建立工程造價市場形成和有效監督管理機制。"這結建設工程承發包市場行為規范化、法制化的一項改革性措施,也是我國工程計價模式與國際接軌的一項具體舉措,我國建設項目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報價也是大勢所趨,如果我們不學習和研究工程量清單計價,總包單位無法參與投標,業主無法招標,咨詢單位無法編標計價,一句話無法介入項目和市場。可見學習和研究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意義所在。
折疊特征
工程量清單報價是指在建設工程投標時,招標人依據工程施工圖紙,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按現行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為投標人提供事物工程量項目和技術措施項目的數量清單,供投標單位逐項填寫單價,并計算出總價,再通過評標,最后確定合同價。工程量清單報價作為一種全新的較為客觀合理的計價方式,它有如下特征,能夠消除以往計價模式的一些弊端。
1、工程量清單均采用綜合單價形式,綜合單價中包括了工程直接費、間接費、管理費、風險費、利潤、國家規定的各種規費等,一目了然,更適合工程的招投標。
2、工程量清單報價要求投標單位根據市場行情,自身實力報價,這就要求投標人注重工程單價的分析,在報價中反映出本投標單位的實際能力,從而能在招投標工作中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選擇最優秀的承包商。
3、工程量清單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本質上是單價合同的計價模式,中標后的單價一經合同確認,在竣工結算時是不能調整的,即量變價不變。
4、工程量清單報價詳細地反映了工程的實物消耗和有關費用,因此易于結合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變以預算定額為基礎的靜態計價模式為將各種因素考慮在單價內的動態計價模式。
5、工程量清單報價有利于招投標工作,避免招投標過程中有盲目壓價、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規范行為。
6、工程量清單報價有利于項目的實施和控制,報價的項目構成、單價組成必須符合項目實施要求,工程量清單報價增加了報價的可靠性,有利于工程款的撥付和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
7、工程量清單報價有利于加強工程合同的管理,明確承發包雙方的責任,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即量由發包方或招標方確定,工程量的誤差由發包方承擔,工程報價的風險由投標方承擔。
8、工程量清單報價將推動計價依據的改革發展,推動企業編制自己的企業定額,提高自己的工程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
折疊區別
(1)定額計價是我們使用了幾十年的一種計價模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價格=定額+費用+文件規定,并作為法定性的依據強制執行,不論是工程招標編制標底還是投標報價均以此為唯一的依據,承發包雙方共享一本定額和費用標準確定標底價和投標報價,一旦定額價與市場價脫節就影響計價的準確性。定額計價是建立在以政府定價為主導的計劃經濟管理基礎上的價格管理模式,它所體現的是政府對工程價格的直接管理和調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曾提出過"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量價分離"、"以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等多種改革方案。但由于沒有對定額管理方式及計價模式進行根本的改變,以至于未能真正體現量價分離,以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也曾提出過推行工程量清單報價,但實際上由于當前前還未形成熟的的市場環境,一步實現完全開放的市場還有困難,有時明顯的是以量補價量價扭曲,所以仍然是以定額計價的形式出現,擺脫不了定額計價模式,不能真正體現企業根據市場行情和自身條件自主報價。
(2)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屬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疇,其思路是"統一計算規則,有效控制水量,徹底放開價格,正確引導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跳出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建立一種全新的計價模式,依靠市場和企業的實力通過競爭形成價格,使業主通過企業報價可直觀的了解項目造價。
(3)工程量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不僅僅是在表現形式、計價方法上發生了變化,而是從定額管理方式和計價模式上發生了變化。首先,從思想觀念上對定額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定位。多年來我們力圖通過對定額的強制貫徹執行來達到對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這種做法在計劃經濟時期和市場經濟初期,的確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這種以政府行政行為作為對工程造價的剛性管理手段所暴露出的弊端越來越突出。要尋求一種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手段,從定額管理轉變到為建設領域各方面提供計價依據指導和服務。其次,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現了定額管理方面的轉變。工作量清單計價模式采用的是綜合單價形式,并由企業自行編制。
由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提供的是計價規則、計價辦法以及定額消耗量,擺脫了定額標準價格的概念,真正實現了量價分離、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有序競爭形式價格。工程量清單報價按相同的工程量和統一的計量規則,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報出綜合單價,價格高低完全由企業自己確定,充分體現了企業的實力,同時也真正體現出公開、公平、公正。
采用行業統一定額計價,投標企業沒有定價的發言權,只能被動接受。而工程量清單投標報價,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的能動性,企業利用自身的特點,使企業在投標中處于優勢的位置。同時工程量清單報價體現了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等綜合實力,也促進企業在施工中加強管理、鼓勵創新、從技術中要效率、從管理中要利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高,可以降低管理費,自有的機械設備齊全,可減少報價中的機械租賃費用,對未來要素價格發展趨勢預測準確,就可以減少承包風險,增強競爭力,其結果促進了優質企業做大做強,使無資金、無技術,無管理的小企業、包工頭退出市場,實現了優勝劣汰,從而形成管理規范、競爭有序的建設市場秩序。
折疊編輯本段特點
折疊計價規則
通過制定統一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統一的工程量計量規則、統一的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規則,達到規范計價行為的目的。這些規則和辦法是強制性的,建設各方面都應該遵守,這是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首次在文件中明確政府應管什么,不應管什么。
折疊有效控制消耗量
通過由政府發布統一的社會平均消耗量指導標準,為企業提供一個社會平均尺度,避免企業盲目或隨意大幅度減少或擴大消耗量,從而達到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
折疊徹底放開價格
將工程消耗量定額中的工、料、機價格和利潤、管理費全面放開,由市場的供求關系自行確定價格。
"企業自主報價"--投標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專長、材料采購渠道和管理水平等,制定企業自己的報價定額,自主報價。企業尚無報價定額的,可參考使用造價管理部門頒布的《建設工程消耗量定額》。
折疊形成價格
通過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引入充分競爭形成價格的機制,制定衡量投標報價合理性的基礎標準,在投標過程中,有效引入競爭機制,淡化標底的作用,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按國家《招標投標法》有關條理規定,最終以"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價者中標。針對上述特點不難總結出工程量清單計價的依據主要包括:
(1)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規定的計價規則;
(2)政府統一發布的消耗量定額;
(3)企業自主報價時參照的企業定額;
(4)由市場的供求關系影響的工、料、機市場價格及企業自行確定的利潤、管理費標準。
折疊編輯本段計價規范
折疊概述
計價規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建設部令第107號《建筑工程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遵照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的。
計價規范是統一工程量清單編制、規范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國家標準,是調整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中發包人與承包人各種關系的規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