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造價合理性,建筑工程量計算要點知多少
工程量計算地準確與否,對工程造價的確定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故而文章指出,只有在熟悉施工圖紙、圖集、及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運算,才能保證工程量計算的快速準確,確保工程造價的合理性。
圖紙會審、掌握定額、熟悉施工程序
施工圖預算主要是根據施工圖紙來計算工程量。因此,熟悉施工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是預算人員的基本功。計算工程量的過程,也就是一個施工的過程。不過,這個過程不是在施工現場,而是在預算人員的頭腦中進行的。
當一份工程預算編制完成后,這個工程的主體形象就應該建造在預算人員的頭腦之中了。
在預算編制之前,必須進行一次圖紙會審,通過圖紙的會審,一方面是熟悉圖紙,另一方面是將圖紙上做法不明確的地方,尺寸標注不詳細的地方,與實際不符合的地方加以完善。把問題搞清楚,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避免丟項、錯項、提高預算編制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在圖紙會審時,要仔細查看細部尺寸和總體尺寸是否相符,建筑圖和結構圖中的平面位置,構配件型號是否一致,各種標號是否有矛盾,文字說明和圖紙標注的材料做法,鹼和砂漿標號是否清楚,各專業之間的圖紙是否相吻合等。
如果在會審圖紙時,不注意這些方面問題,就會給工程量的計算造成困難,自然就會影響到預算編制的速度和準確。
預算人員與其他技術人員的主要區別在于對定額及有關規定的掌握和應用。工程量的計算必須有統一的計算尺度,這就是定額規定的計算規則。因此,熟悉和掌握定額的內容及計算規則,是快速、準確計算工程量的前提。
計算工程量,通常是按照施工順序,從基礎結構到裝修一步一步計算,這樣計算出的工程量,條理清晰,井然有序,不易漏算和重算,而且便于其他部門的審核。
要想了解施工技術和方法,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還應該經常深入施工現場,對照施工圖紙和設計規范,向施工人員學習施工技術,了解各種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施工方法,操作特點、人員配置、各種常用的機械施工條件、方法和特點。
掌握第一手材料、收集素材,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和感性認識,才能在平時的預算編制中,做到胸有成竹、快速準確地計算工程量,正確的執行定額,提高預算編制的速度和質量。
鋼筋含量的準確測算
在編制工程預算時,圖紙中,鋼筋重量分析計算的準確性,對工程造價的確定有重要的影響。盡管定額中已列出了鋼筋的含量表,但僅僅是為了方便施工企業的快速報價,作為參考之用。在竣工結算時,仍要按照設計圖紙的規定,計算出圖示的鋼筋用量。
據測算,在全框架、全現澆結構中,鋼筋工程造價占整個工程造價的15%-30%,在磚混結構中占5%-15%。因此,準確地分析出鋼筋圖示重量,對控制工程造價,確保工程造價的準確性、合理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搞好鋼筋圖紙分析,確保其準確性,首先,必須看清楚構件所采用的鹼標號。
由于構件所采用的鹼標號不同,抗震等級不同,鋼筋的錨固長度就不同,鹼保護層的厚度也不盡相同。其次,從施工方法來講,鋼筋接頭的連接方式是焊接,還是綁扎,是閃光焊還是電弧焊,是單面焊還是雙面焊,其搭接長度都有區別。對于這些規范要求,必須熟練掌握。
柱筋計算時,有詳圖的按詳圖計算,一般柱主筋應伸到基礎底面,計算時減去基礎保護層35mm再加上一個直角彎鉤長度,柱底插筋150mm,正常不小于350mm或按錨固計算。柱主筋錨入屋面梁的長度都有兩個條件一是大于等于錨固長度二是伸入到梁頂面保護層外加一個水平直長度,大于等于10d。在具體設計時,還要考慮到每層主筋接頭。
圖紙要求,是綁扎還是焊接,綁扎接頭同頭長度為1.2倍的錨固長度,焊接接頭單積焊一般為10d,雙面焊為5d。
梁鋼筋的計算,圖紙上設計由大樣的,要嚴格按實際大樣尺寸分析計算,選用圖集的按圖集規定計算。
板鋼筋的計算,按規范要求,底板筋的錨固長度大于等于10d,同時,必須滿足伸至梁的中心線,板的負彎矩筋,其長度為圖紙標準水平長度加直角彎鉤,直角彎鉤長度為板的厚度減去保護層厚度。另外板的分布筋也不能漏算
基礎鋼筋的計算,條型基礎的主筋,外墻布到基礎邊,內墻布到基礎中心線,同時要考慮分布筋的搭接。
對于一些建筑結構中的構配件鋼筋也不能漏算,比如有抗震要求的箍筋加密,框架結構中填充墻中的拉結筋,女兒墻壓頂中的鋼筋,以及主次梁交接處的吊筋腰筋的拉鉤等等。
“統籌法”的靈活運用
工程預算工作,成天和數學打交道,這就要求預算人員,掌握和學習“統籌法”,掌握運算的技巧。
編制預算時,工程量的計算是一項十分繁瑣的工作,一份預算往往要計算成千上萬個數據,稍不留意,就容易出現漏算,重算和錯算的現象。
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除了要求細心謹慎外,還應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運算技巧,盡可能做到利用其共性,做到統籌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數連續計算,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結合實際,靈活機動。工程量計算程序安排是否合理,關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
因此,在計算時,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計算中的共性因素。
統籌法的最大特點是利用基數,“三線一面”的三線是指外墻中心線,內墻凈長線,外墻外邊線,一面是指建筑施工圖上所標示的低層建筑面積。
另外,還有“一冊”,是指在工程量計算時,經常使用的數據、系數和標準構配件的工程量。預先編制成冊,以供使用時查閱。
如在一般建筑工程中,首先把底層建筑面積算出來,樓地面面積求出來,樓地面找平層,天棚抹灰,刷白的面積與樓地面相同,用地面面積乘以墊層厚度,求出墊層的工程量,用樓面的面積乘以樓板的折算厚度,就可以求出樓板的工程量。以此法計算速度快,工作量小。
合理安排計算順序是準確、快速計算工程量的關鍵之一。如我們都知道在計算墻體工程量之前,要先計算門窗的工程量,主要是考慮為計算墻體時,提供門窗面積的扣減。
計算時,除考慮按門窗工程定額的規定計算門窗及門窗的其他項目外,還應該考慮到計算墻體及外裝修扣方的需要,避免計算中的混亂和重復。計算順序也無一定規則,要結合具體工程的特點,可以按施工順序計算,這樣做可以不漏項。同時也要注意方便計算的原則,如前一步驟所算的工程量要為后面步驟中工程量所利用,盡量避免重復勞動。
在某一相同工程量計算時應注意先算“小量”后算“大量”先算“特殊”后算一般的原則。如在計算樓面現澆板時,圖中注明板厚有110mm和130mm,其余未注明的板厚均為100mm。前面兩種板在整個樓面中占少數,此時,我們就應該先算110mm和130mm厚度的板。因這兩種板屬“小量”或“特殊”,算出了這兩種板的面積,只要用樓面總面積減去其面積,既可得出100mm厚板的面積。
計算順序以建筑與結構二者來看,宜先算結構,后算建筑。因為這樣也符合施工順序,而且框架結構建筑圖部分所包含的工程量也較結構面積少得多,如填充墻的面積,門窗面積,地面面積等。另外,先算結構部分,隨著計算的深入,頭腦中對該工程的外形,細部構造尺寸,標高等也有了較深的印象,從而為建筑部分的快速計算,奠定了基礎。
圖紙的適時處理
在預算中,接觸過的圖紙和資料很多,并且內容繁雜,設法迅速減少和隨時清理圖紙是保證工程量計算快速、準確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一個單位工程中,圖紙少則十幾張、兒十張,多則上百張。如不注意迅速減少數量和隨時清理,而讓其雜亂無章,將會大大增加圖紙翻閱的時間,且易造成漏項,從而造成計算錯誤。
在同種性質的圖紙上,將有關工程量連續算出,這就給迅速減少圖紙的數量打下基礎。同一張圖紙上,工程量能全部算出的應盡量算出,有時光靠一張圖紙還不能將某工程量完全算出時,要結合其它圖紙,從而將工程量算出,省得以后還得用這張圖紙。
若一張圖紙上工程量已全部計算完畢,可將這張圖紙抽出另外存放,則這張圖紙就成為“廢紙”。這樣,“廢紙”越來越多,工程量計算也就越接近尾聲。
若同一張圖紙中的工程量不宜一次算出,對已計算者,可在圖紙上的相應位置上做一記號,以利于繼續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和最后圖紙的清理。圖紙宜按順序放置,絕不能把圖紙抽出來,用完隨便一放,以致再次翻閱浪費時間。同時光靠記憶來確定項目是否已經計算,也易發生錯誤,特別是做較大的工程項目或多人合作計算時,此點顯得尤為重要。
當今,在工程量自動化計算軟件還未能很好的解決計算的可操作性、準確性的這一前提下,手工操作計算工程量,仍是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手段。
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對外開放,采用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通行做法——工程量清單報價已成為當前建筑工程施工承發包計價管理的基礎,也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競爭性投標的基礎。從中,可以看出工程量計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