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物法估算施工機械造價,要明確它的特點
施工機械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越來越多的得到廣泛使用。而如何迅速、準確估算工程造價,合理地投入設置生產、生活設施,避免造成臨時設施重復投放和增大施工費用,施工機械設備達到最佳使用率,早已成為現代水利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必備的成功因素。
實物法估算施工機械造價
(1)實物法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估算工程造價的一種方法。
它的特點:
一是實物法估算的基礎數據包括人工、材料、機械的價格或相關價格指數均來自市場;
二是實物法遵循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進行定價,使政府直接參與造價控制的直接管理變為間接調控,是一種動態的定價方法,對市場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三是可根據某一具體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擬定施工方案,再根據施工方案配置資源,以實際資源的消耗作為工程的直接費用,加上間接費用,再加上其他有關費用構成工程總得費用。
(2)實物法估算施工機械造價,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是根據確定的施工組織方案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主要施工機械需要量的計算,并計算施工機械在生產過程中實際生產率和實際運行效率。
在這些基礎上計算施工機械的投入及配置,從而計算施工機械的直接費用。而實際生產率計算中對于循環機械的生產率基本由每次挖掘和運輸的土石方量和每小時實際循環次數兩部分組成。
因此應對其中容量和時間這兩個參數進行必要分析,并根據過去類似工程施工所得有關經驗數據(主要是作業效率)進行調整方可求得合乎本施工現場情況的實際生產率。
在機械施工中合理運用實物法確定工程造價是根據施工機械的實際生產率和實際效率結合工程實際情況計算出來的,因此總體上能真實體現工程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