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控制必知的三項原則
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就是在優化建設方案、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在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將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和核定的造價限額以內。
具體說,要用投資估算價控制設計方案的選擇和初步設計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控制技術設計和修正概算造價;用概算造價或修正概算造價控制施工圖設計和預算造價。
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應體現以下三項原則:
一、以設計階段為重點的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
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于前期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投資決策完成后,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就在于設計。據分析,設計費不足建設工程全壽命期費用的1%,但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到75%以上。
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建設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
二、實施主動控制,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控制理解為目標值與實際值的比較,以及當實際值偏離目標值時,分析其產生仿離的原因,關系確定下一步的對策。
在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這樣的工程造價控制當然是有意義的。但問題在于,這種立足于調查——分析——決策基礎之上的偏離——糾正——再偏離——再糾正的控制是一種被動控制,因為這樣做只能發現偏離,不能預防可能發生的偏離。
為盡可能地減少以至避免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偏離,還必須立足于事先主動地采取控制措施,實施主動控制。
三、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有效的手段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中的技術與經濟是相分離的。工程技術人員缺乏經濟觀念,設計思想保守,設計規范、施工規范落后,把如何降低工程造價看成是與己無關的財會人員的職責。
而財會、概預算人員的主要責任是根據財務制度辦事,他們往往不熟悉工程技術知識,也較少了解工程進展中的各種關系和問題,往往單純地從財務角度審核費用開支,難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因此,今后的努力方向應以提高工程造價效益為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技術與經濟分析有機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力求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基礎上的技術先進,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