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編制工程招標控制價
工程量的計算工作在整個招標控制價編制工作中是難度較大的一道工序。在計算工程量時,首先應熟悉和研讀設計圖紙及說明,以工程所在地現行定額項目劃分及其工程量計算規則為依據,根據工程現場情況,考慮合理的施工辦法和施工機械,應用統籌原則分步分項地逐項計算工程量。
統籌法編制招標控制價可概括為“32個字的計算原則”,具體如下:
1、利用基數,連續計算
基數就是“線”的長度基數和 “面”的面積基數,這些基數在工程量 計算中起到重要的依據作用。“線”是 建筑物的外、內墻長線,“面”是建筑 物底層建筑面積,按設計圖示尺寸計 算,利用線面基數,計算出有關各項工程量。
2、統籌程序,合理安排
工程量計算程序是否合理,關系到計算工作效率,統籌程序就是要 找出合理利用基數,便于連續計算的 客觀規律,同時考慮計算項目程序的 合理性,如:計算磚墻工程時,按門窗——鋼筋——構件——磚墻進行計算,在程序上就比較合理。
3、—次算出,多次應用
把常用的定型構配件的工程量及有關資料、各項工程量計算系數等事先統統籌出,以備查表使用,避免重復計算,節省計算時間。
4、聯系實際,靈活機動
用統籌法制定的計算程序和線面基數在應用上雖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有一定局限性,遇到結構復雜的工程,往往不能完全適應,此時需要根據實際分別對待。實踐證明,應用統籌原理計算工程量具有速度較快、數據比較準確的優點。
單價的確定分三種情況:
第一,對于符合定額者,可以直接套用。
第二,對于大部分工程內容及工序符合定額,只是局部材料不同而定額允許換算者,應加以換算調整,包括因定額鋼筋用量與施工圖用量不同的調整量差;定額采用材料、機械等品種,規格與設計不同的價差換算;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定額用量和鋼種與施工圖都不同的量價差同時調整等。
第三,由于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的發展,對于定額缺項須編制補充單位,包括“補充定額”和“暫估價”。“補充定額”應根據詳圖,定額項目劃分及材料選價和新材料價格的補充,編制單位應與現行定額的編制原則和方法一致,并報有關部門備案。“暫估價”的確定,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力求接近實際,避免因偏高或偏低而給招標控制價帶來不利因素。
注意:
單位工程招標控制價編制完后,應自我復核,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然后把單位工程招標控制價匯總成項目工程招標控制價,再編寫招標控制價編制說明書。說明書應對招標控制價的編制原則、預算定額、費用定額的執行、材料及設備價格的采詢應用、個別事項的處理進行說明。總之,當閱讀完編制說明后,要能達到讓人對所編制的招標控制價情況很清楚、各項費用的組成很明確之目的。
最后,將密封好的招標控制價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并注意招標控制價要嚴格保密。